找到相关内容1259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对有情生命的看法

    那一道,死了以后自然就会投生到那一道,这种力量叫「业力」。声闻与缘觉一般称之为罗汉,「天」道由于心的状况不同又分为很多种,有欲界、色界、无色很多种天,诸天有天众与天王,很多天王本身已不再轮回,也就是...(但可被「悟」),这三种名词(即自性,灵魂与神识)函意不同,佛教认为凡所有相皆虚妄,虚妄则会变,灵魂既有相,当然是会改变,不会永久不变。   佛教把有情依其心态之不同而区分为「十」,即佛、菩萨、声...

    紫虚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4846798.html
  • 初善、中善与后善

    无色的束缚,最后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无明存在,只有圆满的觉性,这便是「后善」。  在学佛的路上,我们只要以「初善、中善、后善」来检查,就不会误入歧途。 ...不断奉行正法,达到终点,必然是内心完全的清净,完全脱离了欲贪、色贪及无色贪。也就是说,我们会达到完全脱离三界的束缚,内心得到真正的解脱,从所有的痛苦脱离出来。佛陀的正法的一个特色,便是能指引我们达到苦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0252872.html
  • 于五受阴平等舍住正念正智经之瑜伽师地论释“胜利”(二)

    的,有的说我是非有边非无边的。随著他们的次第,应知如前面所说的。 案:四种差别是指:一、欲界的狭小众生计我有色或无色,这是有边论者;二、无色的无量众生(应包含色界的广大众生)计我有色或无色,这是无边论者;三、欲界的狭小众生计我非有色非无色,这是亦有边亦无边论者;四、色界的广大众生和无色的无量众生计我非有色非无色,这是非有边非无边论者。 又即依止如是诸见,及依我论,复宣说我清净...

    陈重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4953193.html
  • 禅定功夫的实践

    定叫灭受想定,此定是佛教独特的定,外道没有的,是属于与外道外教不共的定,佛魄即是证此定入涅磐。  3、四禅八定之果位  习四禅八定成就,可以达到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无色。我们常常听说的跳出三界外的三界就是这欲界、色界、无色三种空间。  欲界——因具有淫欲、情欲、色欲、食欲才能存在。欲界有情以“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”五蕴而形成身物质身体,特别对食和性两欲旺盛,是绝对的物质世界。其空间包括四恶道:地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0953588.html
  • 出家的意义

    成就,把这十使见思烦恼统统断了,坏灭得干干净净,自然就能超越跳出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的三界分段生死苦因苦果,得证偏真涅槃的乐因乐果,这是出三界之家,做一个罗汉。  (3)我们发心修行,证了阿罗汉以后,再精...

    明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0554781.html
  • 六即颂略解

    三界内见惑为一住,欲界思惑一住,色界思惑一住,无色思惑一住。界外无明合为一住。)乃真体上所幻现,故曰幻尘。由于行人念念观照法身理体,五住地惑伏而不起,故云“心心息幻尘”也。&... “四住虽先落,六尘未尽空”者,四住,即见思二惑。一、见切住地,乃三界内见惑;二、欲爱住地,乃欲界思惑;三、色爱住地,乃色界思惑;四、有爱住地,乃无色思惑。六尘,即色、声、香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4758299.html
  • 常瑞法师:俗眼看佛国

    大家可能各有所思。他方世界是否存在?外星人有没有?佛教认为欲界、色界的有情是因为身体而轮转的,而无色的有情是以命根为轮转的。这与科学家看重的生命形式又有所差异,其实这是方法论差异的问题。随着科学的...,太阳系在宇宙中星罗棋布,适宜生物生存的行星有数十亿颗,人类在宇宙中绝非唯一。  回过头来看一下约1654年前的《俱舍论》中是怎样认识我们宇宙的:“四大洲日月,苏迷卢欲天。梵世各一千,名一小千。此小...

    常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4859815.html
  • 唐卡佛陀重返人间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[1] 三十三天:佛教认为世界分为三界,欲界、色界和无色。三十三天属于欲界的一层天。  [2] 安居:佛教僧人一般在夏天的时候,很少出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03463545.html
  • 会取 晓云导师禅画“流水长鸣太古琴”之净意

    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,你们到哪里去求心呢?  按,所谓“三界”,即指我们凡人居住的世界,包括欲界、色界、无色。此乃迷妄之有情众生在生灭变化中流转,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阶级;换句话说,是指将执迷于生死轮回等众生所生存的地方,归为三类,故亦称作“三有生死”,或简称“三有”。因三界迷苦,且其领域广大,如大海之无边无际,所以此三界又称之为“苦”或“苦海”。  法华经譬喻品(大九?一四下)亦云:  “能于三界...

    李萧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50770653.html
  • 净慧法师:初果怎么个证法

    的修行次第:以戒生定,因定发慧。不发慧见不了道,所以要持戒精严,要有一定的禅定做基础,没有禅定做基础,见不了道。 根据四禅八定的次序,可以在未到地定见道,也可以在初禅见道。从欲界到无色,欲界是没有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1876196.html